風起後,我們來建一座土造涼亭  ──  苑裡社區

 

踩著夕陽回家  ──  出水社區的自然與人文

        經過古厝、稻田、民宅,走在苗栗縣苑裡鎮的鄉間小路,在這裡,讓人忘盡城市的喧囂。往西走,即可看到出水社區那最美的海岸線。苗栗縣苑裡鎮出水社區,西邊緊鄰台灣海峽,有著豐富的沙丘海岸生態。若遇退潮時,可以看到充滿生命力的原生植物及海濱藤類植物,以及在岸邊棲息的水鳥。白日豔陽酷曬,居民們多待在家中,等待夕陽時分,與家人、朋友一同出來欣賞美麗的日落。    

        在出水社區也可感受到濃濃的人文氣息,矗立在海岸邊的苑裡濱海藝文中心,走進去可看到在地藝術家個人布展作品;心雕居內也以在地藝術家創作的木雕作品進行布置;親子生態公園內也滿是裝置藝術作品,像是藝術家們拿廢棄木船來作為園區的布置,它們都是出水社區在民國九十一年參加社區總體營造的成果,讓出水成為以藝文空間活化推廣,與社區藝文扎根為主要營造方向的社區。

 

厝邊吹來的威脅  ──  沿海風車的興建

        三年前,英華威風車公司打算在苑裡沿海興建十四隻的風力發電機。在未告知苑裡鄉親的情況下,建造了兩隻風機。而這兩隻風機的距離離居民的住宅太近,低於國際平均安全距離470到700公尺。這樣會為住在附近的人帶來像是:眩影、精神壓力等問題,影響睡眠。而風車轉動時的低頻音波,更是會造成風車症危害居民健康。我們訪問的苑裡鄉親透露,當時風機會一直傳來「呼~呼~呼」的聲響。半夜聽到不僅無法睡覺,也非常令人焦慮與害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苑裡鄉親開始動作,自主查詢與風車相關資訊,了解風機會帶來的潛在問題。也發現苑裡風場的環評有瑕疵,因為苑裡風場三年未開發,法定程序上應重送審查但風車公司卻並沒有進行此步驟。而增設機組必須重送環評,但他們也利用結合計畫來規避此一要求。苑裡沿海居民們感到備受隱瞞,而且同時也為自己的家園感到擔憂和不安。於是決定一同發起「反瘋車運動」。

 

大風車你別再吹  ──  苑里反瘋車運動

        這個運動主要有幾點訴求,首先就是要求英華威公司立即停工,並且出來面對苑裡鄉親說明清楚。環保署也應立即要求英華威重做環評,經濟部則是要訂定風機安全距離。保障人民的安全,避免財團斷送綠能的發展和美意。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理事長—葉丁貴先生告訴我們,他們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地不讓風機蓋。而是風車公司必須讓程序透明化,彼此互相尊重和理解。       

          這場捍衛海線的抗爭引發廣大居民的參與,大約有一、兩百人都投身其中。雖然有這麼多人的響應,但這場辛苦的抗爭 戰還是打了足足兩年。過程之中,居民遇到了很多不公不義的打壓和困境,但他們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不懈地努力著。甚至還北上到環保署進行抗議與絕食,展現出他們對地方上的環境和人民的重視。  

        最後這場「反瘋車運動」算是以成功落幕。原本已經蓋的兩隻風機被拆除,建案也被停了下來。但在抗爭中居民所培養出的凝聚力並沒有因此散掉,其中幾個好夥伴決定一同成立「苑裡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繼續監督政府與財團,保護苑裡這個海岸。並且做一些有意義的社造,讓地方可以更好更團結。

 

種花生換蕃薯苑裡惜土公田

        苑裡海線一家親目前在推行的社區營造之一就是「惜土公田」。每個想要參與的居民都可以在這個公共的田地裡認領一股一股的土地,種植自己想種的蔬菜水果。除了自己種的作物外,居民還可以與其他人分享、交換。形成了種花生但卻能吃到蕃薯、花菜等的福祉共享。而在這塊公田裡大家做了個約定,就是完全不能噴灑農藥或放任何化學肥料,維護優良的土質和居民的健康。  

         這個主意的背後有個有趣的故事。因為當初抗爭時有外地學生來幫忙參與,但在抗爭結束後反而愛上了苑裡這個好地方,決定留下來一同參與社造,其中一位學生決定完全無毒的種植蕃薯。雖然一開始真的充滿了困難和失敗,居民也普遍消極應對。但經過一年的努力下來,他終於成功種出好吃的無毒地瓜、賣出好價錢。於是苑裡居民開始對「無毒」這件事情改觀並決定參與。現在甚至有居民和社會企業合作,撥出一甲地來種植無毒蕃薯。這樣子的年輕與老一輩世代的意見交流,讓雙方都有所學習與成長,更讓苑裡有著更健康永續的未來。

 

從田裡而生的土角厝  ──  苑裡土造涼亭

        由於當地早期建築特色為「土角厝」,幾乎每個老鄉民在童年時期皆有接觸的經驗,因此在去年冬天,協會與當地居民發想使用古法印製土磚的方式,執行以「大家來起厝」為題的公共藝術,以「家」為意象,共同在惜土公田中以傳統建築工法堆砌土牆、柱子與土灶,然而主要建造人皆是對此技術陌生的外界人士,因此在專業知識不足之下,便在一次大雨後倒塌。

         2016的夏天,重啟了再造方案,然而,也許是因為前次計劃的失敗經驗、鄉民始終未見實質成效的緣故,再加上再造計畫主題不明確,造成參與度大幅降低。直到今年7月,英國透納獎團體Assemble Studio至當地造訪,為計畫的低潮期帶來了轉捩點。透過參觀、了解,建議計畫可以再延伸思考長期的延續性,應當思考「當計畫停止了,在地人是否有辦法延續?」因此,重啟與居民的討論會,透過詳細說明、詢問,使得當地居民對土磚建築的想像始具體化,開始積極地丟出想法,參與意願也隨之提高,以輪班式的方式投入計畫行列,再加上因為居民大部分在少時都有土磚建築建造的經驗,因此對於工序與技術上能給予較專業的協助。終於在今年11月,完成了由當地居民想法所匯集的「土埆涼亭」,未來期望能再增造多座土窯,建立兼顧料理的社區公共空間,並結合綠能想像。使得「公共藝術」不再只停留在「藝術」層面,而是將重點放回「人」上,真正與當地文化、生活結合,實現捲動社區的實質意義。未來更希望能與當地觀光導覽結合,設計一連串認識當地文化的行程,使外界能以全新觀點認識苑裡這個美好農村。

 

風把我們吹在一起  ──  苑裡互助、聚會社區活動

        海風吹往心雕居,燈火閃爍,將黑夜裡的草地印照得金黃。從心雕居傳來的親切招呼、熱鬧的對談聲,以及美食的飄香,在這裡的鄉民都知道,該去參加社區聚會了。

        苑裡大部分的社區活動於心雕居內舉辦,透過聚會的方式,除了播映當時抗爭的影片、紀錄片、並請來當時的導演來演講,延續抗爭帶來的感動與回憶,也會舉辦與藝文、環保議題、社造議題相關的講座或電影欣賞,增加鄉民接觸新文化、新知識的管道,促使其對於社區議題的關注。除此之外,藉由聚會討論社區相關事項也是一大重點,使鄉民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的產生過程。

        不同於一般社區所辦的里民活動大會,往往要花費很大筆預算於飲食上,苑裡的聚會由鄉民們各自提供「媽媽菜」,利用美味料理提高參與度的同時,還可以促進社區婦女們的交流、討論,結合當地食材,卻不浪費經費,成為其一大特色。

 

讓苑裡說故事給你聽  ──  社區觀光發展

        唯有將赤足埋進苑裡的土中,靜靜感受巴附在腳上的土被風吹得龜裂的過程,才能真正了解這片土地。

        目前苑裡以心雕居與公田、涼亭為起點,進行農業體驗、土窯料理體驗,並由徒步導覽的方式,將外地人帶至為成功拆除風機的海岸,介紹反瘋車運動的抗爭歷史和社區故事,實質地推廣在地文化。

        未來計畫結合公共藝術,將地方文化與故事以藝文為媒介傳遞出去,例如:在土造涼亭區域展示抗爭或當地特色的照片、影片。在產業方面,則以農產和「媽媽菜」為特色─「媽媽菜」源自於抗爭時期,社區內的媽媽一同在周末提供一道菜給努力的成員共食,自此,每次社區有活動時,便由這群媽媽互相研究,結合當地食材煮出一道道特色菜,使整體計畫更加完整。

 

延續抗爭果實啟動社區營造    凝聚社區認同與情感

        起初苑裡因拒絕成為財團與政府兩方利益下的犧牲品,發起了反瘋車運動。也透過這場長久的抗爭,成功凝聚了社區意識與認同感。但這種社區運動並非像正式組織那樣有一定的規範和系統,因此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於抗爭結束之後,開始思考如何延續凝聚力,希望透過社區整合發展社區營造,向外界證明拒絕不合理建設的農村,也能利用自己在地文化的力量產生價值。

        協會積極凝聚社區動員力,舉辦各種社區活動,使居民更加親近土地、認識且保育海岸生態。在文化傳承推廣方面,也注重下一代教育的多元性,使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而是學習於自然。培養在地年輕人對於家鄉的認同感,促進年輕人回流。更藉此推廣有機、友善農業,改變當地居民的農業種植環境,為苑裡帶來更多正面的改變。

        直至目前,協會經常透過聚會、講座、分享會等,回顧當時抗爭的故事和紀錄片,並持續關注、推動風車或綠能發電相關的議題,甚至計劃將社區引入太陽能等綠能發電設備。破除外界對於苑裡「反風車便是反綠能」的誤解之餘,也希望能營建一個具有指標性的綠色社區。這些方法,都有效延續了居民心中於抗爭時期所形成的共同體之感,增進社區認同感,而在往後推行相關社區營造時,也能更有動員力。

        藉由這些努力,即使抗爭結束後這股力量也沒有因此消逝,而是更加成熟和豐富,繼續成為滋養社區的養分,結出了更寬廣多樣的成果。

 

跳脫體制外的NGO模式    落實由下而上的社造

         苑裡海線一家親為一NGO組織,為不屬於政府的組織,成員多為自發性參與其中。因此可清楚劃分出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與政府成立的當地社區營造協會之間的差異,而兩者間也不存在合作關係。

         在現實面來說,地方政府在許多方面上影響了社區發展的內容。因為預算來自於上級政府,許多營造協會作出的決策必須經過上級政府的審核,而當地方政策危害到上級政府的利益時,即使內容對於地方有所益處,提案往往會被否決。更別提還有許多枉顧當地福祉,只為私益利而執行的政策。因此,苑裡海線一家親成立時便以經濟自主的方式進行協會。經濟自主後少了政府和投資商人的牽制壓力,也可以真正將重點鎖定在社區有所益處的規劃,以社區居民與當地環境環最大考量。而協會透過與居民的緊密合作,也得以真正落實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模式。

         但另一方面,許多規劃也受限於經費不足的問題,無法以較有規模的方式進行;或是缺乏政府專業指導,使協會的運行較無結構化,專業人力的尋覓也有所困難。目前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雖積極地與外界進行交流,但缺乏與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平台,如何進行整合與合作,成為苑裡目前重要的方向。

 

深耕在地文化    發展在地特色社區觀光

        苑裡目前規劃的社區觀光有別於一般的大眾觀光,並非追求快速的觀光經濟效益,反對直接複製在觀光上有所成效的社區模式,而忽略在地文化的獨特性。協會計畫結合當地農村特色、藝文歷史、反風車抗爭經驗,規劃多元且完整的導覽觀光行程。當外地觀光客來到苑裡時,不僅是走馬看花地進行觀光,而是透過體驗當地生活、聆聽當地的故事,進而產生對於當地的連結與情感;在地居民也得以不被外來者榨取,而是自主的運用當地資源,以傳播者的角度將社區生活的感受帶予觀光客。

        當觀光人潮進來苑裡時,當地也準備好相對的應映方式。拿「媽媽菜」當例子,因為料理取用於當地食材,不僅可以透過「田中廚房」進行食農教育以及在地農產推廣,也避免了外地攤販進駐而造成觀光經濟效益無法留在當地、攤販帶來大量垃圾與污染的環境問題。由於觀光亮點在於在地文化,因此外來觀光客能更願意駐足並與當地產生深度的情感連繫。

 

扎根藝術於社區    加強傳播廣度與深度

       「藝術應該要讓在地人能夠走進去」,協會希望使「公共藝術」不再只停留在「藝術」層面,而是將重點放回「人」上,真正與當地文化、生活結合,實現捲動社區的實質意義。去發掘當地居民每個人身上擁有的潛力,讓每個人藉由自己的方式去擁抱藝術,這才是藝術在社區扎根的方式;不應該是規劃了藝文中心後卻只有觀光客或知識份子才走得進去把居民隔離在外。

        另一方面,反瘋車運動的經驗讓協會明白了網路無遠弗屆和資訊傳播的重要性。因此協會也建立了Facebook專頁,有系統的規劃和行銷,以此進行訊息溝通與傳遞。部分社區活動也依照開放程度公告於公開、非公開的專頁之上,除了加強對內溝通平台之外,也促使外地人對特定議題產生興趣。例如契作的友善地瓜收成時,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便在網路上招募外地或返鄉人群來當地幫忙採收、體驗,進而達到對外宣傳的效果。

 

積極對外交流    迎接改變和未來

        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運行上主張獨立,在決策不受限的另一面,也連帶缺乏與當地政府所提供的幫助與專家資源,或是法令上的相關支持。因此協會積極地與外界、民間集團或文化部進行交流。

         因抗爭而與地方結緣的外地青年,部分留守於當地並進行相關社造,提供當地新穎的想法與知識,成為當地許多改變的重要推手;例如:作為友善農業起頭者的森林系大學生、協助農產品推廣與公共藝術計畫的青年、提出「打工換宿」想法的大學生,都為傳統農村注入了新知與創意想法;另外,向Assemble Studio團隊提案,更是將陷入低潮期的社造活動引導出全新的方向;而「打工換宿」的模式也增加了與外界的交流機會。

         協會還在起始階段,因此各方面都還未成為固定的架構,但也因為才剛起步,再加上抗爭時期營造的情感與凝聚力,居民都還很積極參與、充滿熱情;組織力量也不會因為組織架構而僵化,充滿很多想像空間與彈性。在這個階段,更需要外界的專業協助與輔導,引導在地居民充分發揮當地文化,並加強社區對外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社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