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東海書苑
  • 關於此地景:

東海書苑位於台中市的一家獨立書店,最初坐落於大肚山上東海大學旁的巷子,原為連鎖書店,後於1995年9月1日獨立經營。 曾遷到台中市台中港路(今改稱台灣大道)二段,今位於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4號,於國立台灣美書館附近,忠信市場旁。

1995年成立於東海大學附近。

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台中市區淹水,書局受創。

2010年3月遷至國立台灣美術館旁的忠信市場外,並成立「讀書人工會」。

忠信市場內一景/寫作中區攝

 

  • 作家作品的描述:

<台中好生活>摘錄:

成立於1995 年的東海書苑,歷經過兩次轉型,從一家原本設立於東海大學附近,強調社會改革與新思潮的書店;在2006 年遷到市區後,變成愛書人的聚會所;2009 年搬遷到國美館綠園道附近的現址後,隨著空間的重新規畫,書籍閱讀區和品咖啡區分開,樓上還有講座活動區,成為同時滿足客人閱讀、喝咖啡與工作需求的複合式空間。東海書苑老闆廖英良把開書店當作是一種社會運動,他不僅催生了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扮演推動閱讀文化的重要幕後推手,對其他新生的獨立書店也經常不吝伸出援手。

寫作中區<忠信市場的魚販>:

很多人對於忠信市場的印象便是許多藝術空間、文青店,外圍的小吃、古董店以及後方的 東海書苑。

忠信市場與台中第四市場很像,因為量販店及黃昏市場的興起,內部許多攤商因消費人口減少後而退租,不過忠信市場大概因為接近國美館及文化中心,加上租金相對附近各種形狀奇特的大樓便宜,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及文青店進駐,不過從2013年第一次進入忠信市場到現在,店家的變更滿大的。

然而忠信市場還是保有原來市場的痕跡,外圍的小吃店依然賣著很好喝的綠豆湯及豆花,有間賣滷味的麵店依然需要排隊才能吃到,假如早上時點前去忠信市場,會發現許多文青店與藝術空間沒有開門,但卻有兩三間攤位仍在營業,像是販賣鵝肉雞肉的熟食攤,以及照片這攤專賣各式魚類的小販。

這家小販的老闆娘大概也已經七、八十歲了,不過依然的堅守自己的攤位,雖然周圍的攤上休息或早已退租,但阿嬤仍矇做,從景像中昏暗孤寂的市場以及攤位的魚眼燈,遠處被漆成藍與黃的牆面,除了有油畫的感覺外,孤單的攤位與周圍的陰暗,便多了那份孤寂之感。

  • 實際地景狀況:

改變原本單純書店的型態,與咖啡店經營型態結合,成為不少台中文藝青年和政治熱衷者聚集之處,尤以台灣新興起的意識形態諸如「女性主義」或「性解放運動」,但此類意識形態的擁護者多有道德綁架的趨勢,於是會使得置身事外的人頗有微詞,但並不影響成為外地觀光客口耳相傳的台中都會文化地標。納莉水災時書店淹水,一度打算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