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福壽山農場

  • 關於此地景:

福壽山農場位於台灣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高1800公尺至2614公尺,場部設於中橫公路之中心區梨山後山(閂岡山(主場部)、松嶺(福壽山莊蔣公行館)、平岩山(天池、達觀亭)、華崗(高海拔度假村、合歡溪步道)一帶)。為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清境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日治時期該地稱為松嶺、更猛山(Saramao,沙拉茅山),為通往霧社各部落的交通要道(今力行產業道路)。

福壽山農場全覽/寫作台灣攝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 作家作品的描述:

路寒袖主編:<台中文學地圖-走讀台中作家的生命史>摘錄:

位於合歡山與雪山之間的農場。路寒袖曾以此地的山林風景,為潘麗麗<畫眉>專輯作詞,將人情寫入風景,更獲得金曲獎、金鼎獎雙項殊榮。

 

蘋果上的福壽山農場/ 陳倚芬

那麼這座山上只有蘋果

當然還有很多

但你是蘋果‧‧‧‧‧‧

(本詩摘錄自〈文化臺中〉,詳細請至各大圖書館及網路、實體書店購買閱覽)

  • 實際地景狀況:

鑑於台灣平地之利用已達飽和,經濟部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後為今農委會)委託臺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組成高山園藝作物調查隊,調查中橫沿線的資源,與開墾高山農作物之可行性。此報告的影響所及,包括中橫的開鑿(主線與支線)、沿線農場之設立。福壽山農場設立之目的,即是想在中高海拔地區,從事溫帶性農牧事業,順便開發梨山一帶的山地資源。福壽山農場與中橫的開闢有直接的關係,但農場卻在1957年6月1日成立,最初名稱為「梨山榮民農場」,早於中橫開通的時間,若就當時開路的進度來看,預計1957年底才會到達梨山。

為何農場的設立會早於中橫的開通時間,當時退輔會主任蔣經國指示,先召行榮民於農場內種植蔬菜,以供應開路人員所需,順便開發福壽山農場之土地。此時農場隸屬於臺灣省公路局梨山工務段所轄,直至1959年6月15日才歸退輔會管理,安置退除役官兵從事生產、輔導就業。

由此可知,福壽山農場之成立與中橫有密切關係,而其目的以安置榮民為主,開發山地與溫帶性農牧事業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