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第一廣場  ;第一市場(現為第一廣場)

第一廣場速寫/寫作中區繪

  •  

   

 

 

  • 關於此地景:

1908年(明治41年)

開設台中巿公有第一市場。

https://localwiki.org/taichung-literary-landscape/%E7%AC%AC%E4%B8%80%E5%BB%A3%E5%A0%B4/_files/%E4%B8%8B%E8%BC%89.jpg

第一市場

興盛期

1978年

發生火災,將原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改建為綜合性休閒娛樂大樓「第一廣場」(一至三樓仍為第一市場)。


https://localwiki.org/taichung-literary-landscape/%E7%AC%AC%E4%B8%80%E5%BB%A3%E5%A0%B4/_files/201306131371107626453.jpg第一市場火災後一景

逐漸沒落

1991年

再次整建,成為今日大樓樣貌。

 

1992年

《就業服務法》通過,其中並通過了外籍勞工專章,允許民間產業引進外勞,並放寬引進的行業種類。

開始漸漸出現移工

1995年

因台中衛爾康餐廳火災事件,加上民間傳出幽靈船事件,間接導致人潮減少。

消費者減少

2000年代初

在台的東南亞勞工於放假時會在台灣部份火車站周邊區域,第一廣場周邊陸續有東南亞商店聚集。

移工成為多數消費者

2010年10月

二樓正式設立「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

移工成為多數消費者

2015年10月

台中市政府將第一廣場更名為「東協廣場」,並增設金色塔意象。

狀況仍未知

 第一廣場為中部地區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在週末期間購物和聚會最主要的地點。因為第一廣場位於台中火車站附近、商品價格便宜,再加上附近有許多以東南亞文化為主題的商店等原因,許多外勞會在這裡與同鄉的朋友聊天吃飯來撫慰身處在異地的寂寞,而為因應目前許多的外籍朋友,市長林佳龍正推動該地轉型成為東協廣場。

為台中公有第一市場,但因發生過兩次火災意外,所以導致人氣下降,而後主要是由外勞集合場所,但大樓裡的KTV及U2由於價格低廉還是有許多年輕人會去光顧.。緊鄰著火車站,所以一位來往的旅客特別多,所以於前方的台灣大道上(昔稱中港路)有許多的伴手禮店,其中又以台中名產太陽餅居多。位於中山路上的電子街,也有悠久的歷史,不同於大賣場或者連鎖店,主要是由老闆們自行經營的小店家,或許各店商品不適那麼齊全,但是有時卻能讓人有意外的收貨.。而繼光街過去主要是以布店為主,但經過時代的輪替現今主要為小吃店或者是一般店家為主了,但是每逢春節這條街就會改成年貨大道,是少數現在還能感到濃濃春節氣氛的位置。因為火車站附近交通方便,要到附近的一中商圈不用到10分鐘,一方面又因為過多的外勞聚集,所以大部分的人不會選擇去第一廣場,導致它雖然位於火車站前方,但依然沒落的原因.

 

【第一廣場近照】

  •    作家作品的描述:

林婉瑜(不再年輕的城市青春期) :「現今,一廣內的商店僅全盛期的三分之一,平時幾無人逛街,僅週末湧進大量外勞群聚,他們是由台中火車站下車的鄰近縣市外勞與中市外勞。偶爾也有蹺家少年聚集在此。」

  •    實際地景狀況:

 

第一廣場為臺灣台中市中區的購物廣場,是一間由臺灣大道一段、繼光街、成功路及綠川西街包圍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過去曾為第一市場的範圍,整頓後改建為廣場。實際看過後發現的老字號的蜜豆冰(辛發亭)不在了,倒是外勞店家多了不少。

  •      其他:

    Google地圖第一廣場附近的照片狀況: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1391927,120.684737,3a,90y,259.17h,86.04t/data=!3m4!1e1!3m2!1sywPeP7U94Uwk1fg_hEf_RA!2e0!6m1!1e1

那天,獨自前往第一廣場,天空略為陰暗,但在廣場的對面,許多推著老人家的外勞們,此起彼落的熱烈討論著,與有同樣背景的彼此聊天,已成為他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而對我來說,他們離鄉背井,在異鄉辛勤工作的身影,也成為我們日常中熟悉的事情,或許,已不該再區分彼此,因為他們早已是我們的一份子了!當天,心中不禁升起這個想法。

第一廣場交通發達,鄰近台中火車站

周邊有許多公車可供搭乘

還有2014年通車的台中市快捷巴士(BRT)

另外周邊設有停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