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萬和宮

 

萬和宮

  • 關於此地景:

1684年,相傳萬和宮聖母神像由張國(後任台灣北路營參將)自福建湄洲恭請護船來台,神像安置犁頭店,初建小祠祭祀。

1726年9月20日,由時居犁頭店地區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

1960年代,時任南屯區區長林劉連炳與台中市議員林錫三、地方士紳廖朝樹及南屯裡里長陳舜仁等人籌組,成立「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

1985年11月27日,內政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登錄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萬和宮(亦稱犁頭店聖母廟),1684年初建,為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係因當地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區內)而得名,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老大媽),為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之一。

  • 作家作品的描述:

路寒袖主編-<台中風華-60個獨享台中的文化景點>摘錄:

楊渡童年時,每逢廟會都會返回位於此處的外公家,探望身為乩童的外公,以及與表兄弟們同樂。

路寒袖-<萬和宮>

木屐踩醒一條街後

鐵槌與鐵砧合奏出

一天的進行曲

媽祖聽了二三百年了

從來也沒厭倦過,因為

所有的人,所有的聲

到了這裡,萬事和樂

〈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行走的詩〉

解昆樺〈萬和宮‧ 老街‧ 小不複沓〉

河岸過去有我們的廟

神明端坐案上,生活在

我們有意識無意識的呼吸中‧‧‧‧‧‧

(本詩摘錄自〈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行走的詩〉,詳細請至各大圖書館及網路、實體書店購買閱覽)

  • 實際地景狀況:

萬和宮建成,信眾日增,祈願膜拜,媽祖屢顯靈驗,聖恩廣庇四方,迄今香火鼎盛。萬和宮早已成為鄉里人心靈所寄託,更是中部地區信仰中心。

 

萬和宮處處洋溢著漳泉地區傳統建築風格,為早期漳泉汀嘉潮惠六府人士開發台中盆地,做了最好見證。建築精細巧思,巍峨秀麗,也藴含了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值得細心品味,進而緬懷先民來台開墾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