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靜宜大學
  • 關於此地景:

靜宜大學校名的「靜宜」二字取自創辦人蓋夏姆姆的中文姓名「陸靜宜」;英文校名「Providence」(有「上主看顧」或「天主保佑」之意)則來自於主顧修女會的英文原名「Sisters of Providence」,以感念主顧修女會修女們的付出。

1932年,於中國河南開封創辦靜宜女中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這些教育事業被迫中斷,投入救護傷兵與收容難民。

1948年,蓋夏姆姆來到台灣,開始積極投入復校的事宜。

1949年,在台灣台中市自由路開辦「天主教英語補習學校」。

1953年,興建台中市復興路校舍。

1956年,正式成立「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

1963年,靜宜女子英專升格改制為「靜宜女子文理學院」。

1987年,遷至台中市沙鹿區現址,廣達30公頃。

1989年,靜宜女子文理學院改名為「靜宜女子大學」。

1993年,再更名為「靜宜大學」,同時開始招收男學生。

靜宜大學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沙鹿區大肚山麓的天主教大學,由主顧修女會美國籍修女蓋夏姆姆所創辦,其前身可追溯到1932年蓋夏姆姆在中國河南省開封創辦的靜宜女中。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歷經多次改制,於1989年7月升格為女子大學,1993年起開放男性入學。

該大學由創始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女修會主顧修女會創立與主持,而其中最重要的創辦者為蓋夏姆姆(本名「瑪莉·蓋夏·陸京」,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她並擁有一個中文姓名「陸靜宜」。蓋夏姆姆在1920年自美國來到中國後,與其他主顧修女會的修女們一起興辦教育事業。

  • 作家作品的描述:

路寒袖主編:<台中風華-60個獨享台中的文化景點>摘錄:

位於大肚山山麓的天主教大學,趙天儀自國立編譯館退休後,在此擔任文學院長,積極推動兒童文學研究。甘耀明則在近年曾受聘擔任駐校作家。

  • 實際地景狀況:

原靜宜大學現址原靜宜大學現址

靜宜大學將「涵育良善美德、尊重多元文化、追求專業學識、探索生活知能」此四大基本素養融入課程內涵,塑造「注重教學、崇尚學術、尊重生命、重視品德、樂於服務」的校園文化。靜宜大學透過課程與校園生活,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的價值,激發自我的潛能,體認每一個生命對全人類社會都有其特有之意義與使命,成為肩負社會責任的知識份子。在今日高等教育競爭激烈與價值觀混淆的環境下,靜宜大學秉持天主教會的辦學理念,引導高等教育走向德術兼備的優質發展。

靜宜大學有外語學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資訊學院、國際學院等6學院、23系(所)、2個博士班、7個碩士在職專班、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寰宇管理學位學程、經營管理進修學士班、通識教育中心、外語教學中心、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師資培育中心。

靜宜大學6學院、22系(所)、1個獨立研究所、2個博士班、7個碩士在職專班、2個學位學程、4個教學中心及12個學術研究中心;學生人數約12,000人,另有境外學生約1,200人;校地面積達30餘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