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衙署文化资源

                                                                                                                               —————衙署文化资源开发

建筑文化:淮军公所——淮军公所由李鸿章于同治九年(1870年)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修建,是一座兼具南北方风貌的艺术载体,现今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座国家级近代优秀建筑。淮军公所的建筑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一个字——“精”上,在每幢建筑上,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每一间房屋都堪称是一件艺术品。在主体建筑的祭场内,木质结构的梁柱,以及马鞍形的椽架上,都刻有形象逼真的花鸟,走兽等。祭场内的戏楼样式别致,雕刻的精美有加。甬道旁两边的风火墙上,手绘的泼墨画清新淡雅,别有情趣。这组精美的院落群体,凸显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是体现直隶文化的重要元素。

商业文化:商业文化作为直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古代繁荣发展,又在当代独具特色,而最具商业文化代表的就是西大街。西大街起建于宋朝,形成于元代初年,到清末民初建成以“中西合璧”式建筑为主的商业文化街。西大街配有一批具有古城韵味的古玩字画、地方名产、风味小吃、旅游产品。此外,西大街还开辟了保定名人、历史事件的展览馆,以深入挖掘历史故事、古城传说、名称由来等保定文化瑰宝。经过发展,西大街不但是一个商业中心,还将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的文化街区。

书院文化: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是由直隶总督李卫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旨创办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最高学府。直到1903年停办,存在时间长达170年之久。直隶文化依托的莲池书院,作为当时的教育中心,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造就了自强、严谨的文化品格,形成了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培养了许多独具建树的莲池俊秀。书院文化的教育意义,使其成为直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政文化:进入直隶总督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横跨甬道的象征公正廉洁的公生明牌坊,此坊又叫戒石坊,是历任直隶总督办公时,用于告诫自己要公正廉明。这座公生明牌坊,见证了清代省府第一衙从雍正至宣统182年间77人99任总督的在任生涯。在古代廉政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座在直隶总督署中屹立的公生明牌坊,在其他地区同样演绎着廉政文化的精髓。比如,河南内乡县衙的戒石坊,山西霍州署的戒石亭等,都在时时刻刻告诫着古代官员要把“廉政”二字铭记于心。在今天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中,为了更好地弘扬衙署文化,传承廉政文化,直隶总督廉政文化展便应运而生。馆中讲述了古代王朝,古代官衙为官执政的廉政措施,官箴警语,廉政故事,以及廉政为官的模范总督的介绍。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是我国古代衙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对当前国家的发展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div>
 </div>